在商南县金丝峡旅游专线上的金丝峡镇太子坪村,景色优美,绿树成荫,移步一景,人居如画、产业如虹、人文如诗、生活如歌。
借助金丝峡旅游景区的春风春雨,太子坪村将乡村与景区融合建设,走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广生态停车场、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精品民宿等“金丝峡标准”,将旅游元素、旅游要素、旅游视觉等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河道生态治理、旅游生态道路建设等,所有资源围绕旅游配置、所有建设围绕旅游布局、所有产业围绕旅游发展,形成了“春赏山花夏避暑,秋摘硕果冬嬉雪”、“观美景、住美宿、品美食、购美物”的产品体系,和“处处是风景、时时好风光”的画廊色调,从而勾画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提升颜值,构建四梁八柱。聘请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对太子坪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围绕“旅游+”发展模式,将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农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对村内景区改造提升,将“山、水、田、园、路、房”六位一体深度融汇,使沿线村庄在空间上联通,在业态上互补,在文化上传承,在景观上延续,依次建成御蜂园、桃花岛、前家坪、卧龙谷、龙凤湾、王家坡、太子坪火神广场七大农庄特色景观,精心打造成金色乡村旅游品牌。

串珠成链,释放乡村魅力。以旅游扶贫为切入点,推进景村共建共享、共创共赢。以民间“八大手工作坊”为载体,建设丰吉广场、荧惑宫、茶楼、戏楼、丰运漂流码头、太子乡坊、生态停车场等文化体验景观,打造“丰”吉之村太子坪;以“古道”“龙凤”为文化元素,“药膳”乡村产业主题,打造“运”吉之村龙凤湾;以“乡村酒店”为主题,建设冷水鱼观光垂钓园、“小镇里”酒吧、乡间KTV等极具乡村特色的现代娱乐场所,打造“康”吉之村王家坡;以“商於古道龙茶驿”为主题,结合“神龙赐茶”传说,依托卧龙谷幽静的乡间环境、民居村落结构,建设龙吟广场、龙茶山坊、竹青茶院、龙泽茶田等文化元素,打造“福”吉之村卧龙谷。
村内的五乡村吉市、酒坊、高端民宿、自行车绿道、农业科技园、冷水鱼养殖观光园等景观打造,有效增加了游客在此游览的时间、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旅富民”,做大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上,规划发展了200亩农业采摘园、300亩金丝菊基地、300箱土蜂蜜养殖基地,将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同时,重点开发菜籽油、花生油、核桃油、板栗、白茶、土蜂蜜、香菇等农特产品及手工编织品、石头工艺画等特色旅游商品,极大丰富了旅游产品市场,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了整个太子坪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建立了旅游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以旅扶贫”“以旅富民”的新路子。
优化环境,谱写文明新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要保护,美丽需呵护。建设中扎实开展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保卫战。通过实施对污、废水改造处理项目,建成了5个新型湿地公园,分散户农家乐修建了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推动“厕所革命”,解决了分散户污水排放;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垃圾热解气化厂,结合镇环境监测监控信息中心和商南县东华清洁服务公司,将重点部位安装枪式高清摄像头,实现“户打扫、村收集、镇运输、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目标;加强对景区资源的管理,通过成立商南县金丝峡富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警务室等部门,并购买了大量的防火设备、病虫害防止器械和警示标示标语等,专门从事景区的森林防火、综合环境治理及自然资源保护等工作,使景区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良好的环境为游客提供了放心、舒心、贴心、热心、养心的旅游全新体验,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更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太子坪村充分挖掘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村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等开展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文化活动;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家庭”“好公婆 好儿媳”“五美村民”评选活动,培育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纯朴民风;实施荧惑庙等古遗址的恢复重建,丰富旅游文化元素;发掘并创新与旅游发展相契合的文化节目或产品,聘请专业人员编排了具有商南地方特色的民俗娱乐节目,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乡土文化,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游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质量。
经过多年努力,太子坪村在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宜居村庄”;018年被农业农村部推选为国家150个“中国美丽乡村”之一,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被评为“2018年1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之一”。2018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39.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0余万元,促进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2%。
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太子坪,如一株娇艳的花朵绽放在商南县金丝峡“掌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了金丝峡5A景区旅游专线途中的节点式景点,游客心灵深处的最美休闲驿站。(文/廖全江 王婧 图/石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