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动版
  • 网站支持IPV6
    开启辅助工具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魅力鹿城>>旅游商南>>资讯>>正文
    【美文】金丝峡的气色(宫泉激)
    发布时间:2019-06-21  点击量:

    气因色滋,色为气润,气与色是不可中分的。

    金丝峡以气胜,由气胜而生机,而润泽,而幽深,而神秘,完全因色而生发开来。

    5月,我随《作家报》采风团来到商洛,在商南县游览了素有“中国最美大峡谷”美誉的金丝峡,生发了如上感慨。

    无涯的草树,把金丝峡染成了绿色。绿色是生命之色。金丝峡是大秦岭的子民,绿与大秦岭连在一起,便逶迤延绵,浑穆壮阔了。所以,这绿就不能用一般的眼光去看,也不能用一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

    一般的眼光,一般的理解,多不过是一层林的绿化,一片草的覆盖。而金丝峡的绿却是朴美的堆积,浓重的叠加,任何的葳蕤葱茏,任何的蓊郁苍翠都难以概括其繁盛和磅礴。

    从峭壁下一棵梢头滴露的小草着眼,目光链接着就往上去了,绿由瞬间的疏薄立刻就厚重起来。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分辨出是哪一株树,哪一种树,更不要说是谁谁谁的枝杈,谁谁谁的叶子了。

    同行的文友让我描述这峡的绿色,我绞尽脑汁,调动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法和技巧,使出全身力气才填出一个《蝶恋花·金丝峡咏绿》词:“初夏悠悠摇碧树。枝叶窣窣,恰似缠绵语。曾有高峡邀壑谷,相约就此蜿蜒去。 溪涧清幽风与舞。土地神旁,落了千秋户。正是知音吾与汝,娇娆媚对新波绿。”就这么把绿拟了人,却依然差强人意。

    无边的绿色,蕴藏着亘古不变的岩石。在无边绿色的掩映之中,岩石如同重峦叠嶂中的千年古刹,也如同十面埋伏的三军将士,着实是寻常看不见的。偶尔露出峥嵘峭拔而巍然屹立的面目,便会让观者生出无限景仰。

    青灰应该是人间绝色。峻拔、凌厉、沉雄、庄严,彰显的是一种不可侵凌的尊严与神圣——我国古建筑的主色调除了金碧辉煌便是秦砖汉瓦的青黛之色了——偶然见金丝峡的悬崖绝壁,便是这样一种坚贞伟岸的本色。我仰望着一座高崖,浩浩然、凛凛然,铮铮然,不由得肃然起敬。

    硕大无朋的高崖平整如砥,青灰的底色上千百年衍生的苔藓积成了墨色,由上而下笔直的流痕粗犷旷达,长短交互,如远古的竹简,上写着浩瀚的赋文辞章。

    崖旁有文字记曰“翰墨崖”,称那墨色为李斯之笔。李斯是秦国的宰相,是中国统一文字的首倡者和先行者。他也是书法大家,精小篆。泰山有李斯篆碑,明拓29字本现存于岱庙。金丝峡是秦国故地,以此天然墨色标点历史烟云,延展远逝的时空,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

    我看金丝峡的峭壁,巉石嶙峋,形态各异,最突出的是一道道蜿蜒突出的石脊,形同一条条破壁而出的长龙。无怪乎一路景观诸如龙头峰、九龙崖、锁龙瀑布、空中飞龙等等那么多与龙有关的名字。而金丝峡正如一条巨龙,直上云天。

    青灰色的岩石触手可及,温润、绵柔,是奔流不息的峡下之水升腾的水汽中和了岩石的品格,晶莹的水光承受和包容了峡上绿色,把草树、崖壁交融于水色之中。水是柔软的,水色是澄明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流水潺潺,峡路悠悠,游人溯水而上,又顺水而下。

    金丝峡的水碧澄如黛。宁静是一汪汪清潭明湖的气质,而碧波之上,漂浮着的则是激扬和愉悦。装饰华美的游船搭载着游客,使船的帅哥靓妹放开清亮的嗓音,唱着悠扬的商南民歌,绝美的音色随着潋滟水色,荡漾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情怀……激扬之下,便是湍飞的瀑布。

    宁静永远是相对的,而活跃才是绝对的。这哲理,让金丝峡之水表达得淋漓尽致。进入峡口,第一眼见到的是清澈的溪流,那水色晶莹剔透,就像美人的眼睛,缓缓地向着游人,看过来又看过去。水中青鱼、砾石、水草清晰可见,丝丝绺绺的苔藓清闲地游荡。

    形态多元的金丝峡之水,许多时候就像个顽皮的孩子,跳跶、追逐、疯癫和跌到了爬起来再继续闹腾的狂野。由上而下的悬迭之水,就那么欢快着匆匆来又匆匆去了,溅起一串串,一簇簇雪白的浪花,合成了峡谷的“雪线”。流水偶遇边石阻遏,被逼进峡角,顿然间带着滚石訇然而下,忽闪着几缕日色,化作粼粼波纹。

    初夏的日色是温和的。金丝峡极狭处,日色透过绿隙,穿越氤氲,洒下万道金光,把峡谷渲染得五彩斑斓……

    金丝峡之名,是由此而来的吗?

    上一条:【美文】初 识 商 南(张海生)

    下一条:黄 龙 寨(朱金华)

    关闭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