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动版
  • 网站支持IPV6
    开启辅助工具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魅力鹿城>>旅游商南>>资讯>>正文
    金丝峡土味美食——旱黄瓜
    发布时间:2020-09-03  点击量: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

    绿头萝卜坐大殿,青衣黄瓜掌正宫。

    江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送进城。

    豆芽跪下奏一本,萝卜挂帅去出征。

    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面做先锋,

    小葱使的银杆枪,韭菜使的两刃锋。

    牛腿葫芦放大炮,绿豆角子点火绳。

    轰隆大炮三声响:打得辣椒满身红,

    打得茄子紫一身,打得扁豆扯起棚,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南瓜把眼瞪,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见害了怕,一头钻进泥土中!

    一首童谣从古唱到今,写活了山里的菜园,唱出了故园乡情。绿头萝卜成了菜园王国的君王,青衣黄瓜成了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人间至味,难得半盏园中清欢。萝卜黄瓜,最是人间烟火,清欢至味,田园翘楚,名副其实。盛夏时节,山里的土黄瓜蓊蓊郁郁,竹架上,菜园里,地畔边,一个个紧抓藤蔓,吮着山泉甘露,听着清风蝉鸣,生的嫩生生,水灵灵,珊珊可爱。

    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山里的土黄瓜与别处不同,口感纯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青绿变得黄白,最后呈红褐色。嫩黄瓜凉拌,老黄瓜做汤,质朴而耐人寻味。远古时代,茹毛饮血,火的使用让人类吃上了熟食,进而出现了炊具和容器。夏商周时,粮食已成为主要的食源。春秋战国时期,家畜野味、蔬菜五谷共登食谱。秦汉时,社会快速发展,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黄瓜引进中土,因其隽秀的特质备受人们的喜爱。

    “黄瓜”始名“胡瓜”、“王瓜”、“土黄瓜”。金丝峡人又称它“旱黄瓜”,因为这种瓜是在夏季黄瓜耙园后,初秋时都会有的,耐旱、易种植、瓜期长,口味甘而得名。

    炎炎夏日,土黄瓜嫩生生,水灵灵,让人垂涎。《红楼梦》第六十回,宝玉的伴童芳官向厨房中柳家媳妇说道:“柳婶子,宝二爷说晚饭的素菜,要一样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只不要搁上香油弄腻了。”柳家的笑着说道:“知道了”,据说这“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就是“凉拌黄瓜”。黄瓜不光是美食家的宠儿,在诗家笔下更是成了寄情达意的素材。唐·李贤《黄台瓜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良可,四摘抱蔓归”。宋·陆游有诗云:“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清·吴伟业《咏王瓜》:“同摘谁能待,离离早满车,弱藤牵碧蒂,曲项恋黄花。客醉尝应爽,儿凉枕易斜。齐民编月令,瓜路重王家”。诗人对生活的况味都通过黄瓜表达了出来,食瓜摘瓜再寻常不过,细细思来,成了对人生最好的隐喻。

    土黄瓜在菜园中最是寻常普通,三月下秧,四月牵藤搭架,五月端午前后,早黄瓜就可以采摘制菜了。眼看着黄瓜牵藤了,眼看着藤蔓爬满刺槐树枝搭成的架,眼看着黄色的花羞涩的开着,蜜蜂在花间采蜜播粉,终于结出一个个粉嘟嘟、嫩生生的黄瓜,最后成了盘中的佳肴。黄瓜的一生长成了一首诗,演绎了生命的轮回。清淡的味道是她的性格,瓜熟子离、弱藤牵蒂、项恋黄花,一幕幕成长的瞬间将时空定格,俨然一幅幅儿女情长的风俗画卷。这幅画中的黄瓜就是你,也是我!‍

    儿时的夏天,通往河边的菜地是我们下河玩水的必经之路。乡村顽童熟知这个夏天每一根黄瓜、每一颗西红柿、每一棒玉米的生长。待嫩生生的黄瓜刚从藤蔓间探出头,孩子们就能瞬间将她们找到,然后陪伴着她一起长大,直到有一天,将她摘下,藏在怀间。儿时的夏天阳光异常的毒辣,午后菜地里摘黄瓜,总感觉有千万只眼睛盯着自己,心里疙疙瘩瘩,至今都无法释怀。母亲管教严格,别人家地里的黄瓜我是从来都不敢动手的,可地挨着地,瓜田李下,谁又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呢?现在想想,很多尴尬的时刻,能问心无愧该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山里娃读书,翻山越岭,糊汤馒头管饱,可是下饭菜却时常青黄不接,尤其是夏天下饭菜的问题让人头疼。经过一番思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土黄瓜。土黄瓜极耐储藏,制菜简单。周末在家时母亲会用蒜末、香葱、辣椒面为我炼制一瓶喷香的油泼辣子。离家上学前,菜园里一通寻找,挎包里就塞满了黄瓜。每天饭前,我和同床的伙伴分好工,他去打糊汤和蒸馍,我则负责洗瓜制菜。土黄瓜洗净拍碎,一颗蒜,一勺炼制好的油泼辣子,简单食盐调味,就成了人间珍馐。刚出锅的白面蒸馍,就着简单不过的拌黄瓜,妙不可言。我曾不止一次的把这种搭配告诉身边的美食家,大家不以为然,而只有我深谙油泼辣子拌黄瓜就蒸馍的奇妙。就是那一瓶瓶油泼辣子,一包包土黄瓜,伴我度过了中学时代,让我对黄瓜深深眷恋。感念母亲的油泼辣子,感念那一根根青涩流年里的土黄瓜。

    夏末黄瓜耙园,隐藏在藤蔓深处的土黄瓜,膀大腰圆,褪去青涩,变成红褐色。山里地道的老黄瓜,制汤异常鲜美,是山里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夏日的午后,姊妹弟兄围盆而坐,

    破瓷片握在手中,将洋芋去皮,洋芋蛋蛋瞬间在盆里堆成了一座山。洋芋切片,老黄瓜刮皮,掏去瓜瓤洗净,横刀切成黄瓜片。柴锅旺火,两勺猪油就能将一锅洋芋老黄瓜汤的鲜美激发到极致。猪油爆香葱姜蒜,依次下入洋芋片煎炒,待洋芋片两面微微焦黄,撒入食盐调味,再下入黄瓜片翻炒,再次食盐调味就可以加山泉水烹煮了。熬汤的空档,母亲迅速和面,炕制火上馍。火上馍出锅,洋芋老黄瓜汤也基本煮成。洋芋面软,老黄瓜滑嫩,汤汁鲜香,锅盔耐饥扛饿。一碗洋芋老黄瓜汤就着火上馍,简直就是绝配。鲜美的让人咂舌回味,充实的让人心存感恩。就是这样一道最家常不过的老黄瓜汤,常常让山外的游子牵肠挂肚,难以忘却!

    最美的味道始终源自峡谷深处,就像山中的小溪流经山里的每一寸土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土黄瓜凉拌是下酒的小菜,土黄瓜加线椒清炒是不可多得的至味清欢,土黄瓜炒肉是白米饭的绝配,老黄瓜炖汤能香进游子的梦里。

    一根葱,一瓣蒜,一根土黄瓜,一碗白米饭,配着峡谷里四时的画卷,就是人间最美的烟火。

    山里的很多味道简单的让人无从解说,普通的让人一时记不起却时常出现在梦里。她们没有惊艳的名字,没有显赫的前世今生,一如这土黄瓜,不争、不怒、不喜、不悲,让我们在舌尖与之碰撞时读懂人生。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青衣黄瓜掌正宫……”,山里闲人发挥想象,将满园的土黄瓜写的惊天动地但不失质朴。对简单味道的痴迷,难掩的是我们对故土的依恋,对自我的认同与回归。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那些记忆深处的味道我们时常想起,从未忘记!

    上一条:扩散!教师节金丝峡景区免票7天

    下一条:商南县文旅局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关闭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