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根据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商南县三角池国有林场副场长施磊被选派到金丝峡镇太吉河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到岗后,为了尽快熟悉社区“家底”,施磊始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己任,坚持吃住在村,真蹲实驻、真帮实扶,对社区办公场所、学校、道路、水利、饮用水、村容村貌、生产生活等设施进行了实地查看,对社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脱贫户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重点了解,对社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瘦小的身影走遍了社区家家户户,足迹踏遍了社区的角角落落。半年来,他对全村142户建档立卡脱贫户、4户监测户、80户残疾户、45户低保户、20户“五保户”和825户农户共计2508人进行了走访,对社区4个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谋划。通过走访调研,他掌握了社区基本情况,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党建引领,做好建强社区党支部的“领路人”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施磊深知,要想让社区党组织“活”起来,必须狠抓党建工作,只有拥有一个富有活力的支部班子,才能激发党员的责任感,真正让社区党组织这个“引擎”焕发活力。为此,他始终不忘抓班子、带队伍,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开展“说说心里话”活动,让党员把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并针对党员提出的意见一一回复;指导帮带村党支部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等重要内容,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谈心谈话的同时,摸清了社情民意,拉近了群众的感情。
半年来,施磊先后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6次103人次,学习文件14个,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为建强社区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真情帮扶,当好解决困难群众急难问题的“贴心人”
半年来,施磊带着驻村工作队员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在了解到社区群众冀章明身患混合细胞性肝癌重病后,他按照“八步走”程序,将该户纳入重点监测户,并及时和社区、镇、县民政局对接,为冀章明申请了临时救助,并办理了全家低保,解决了家庭困难;到低保户李厚金家中,了解到老人带孩子不容易后,多次为李厚金孙子买衣服、送零食;遍访中,遇到社区群众冀瑞妻子临产无车送往医院的紧急情况下,他半夜三更立即驱车护送孕妇到县医院检查......类似这种感人的实际还有很多很多,他用一个个小小的爱心善举,结合对社区群众的真感情,帮助他的一个个“穷亲戚”度过了难关,得到了社区“两委”和社区群众的高度认可。
“别人遇到困难,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我是组织派来的第一书记,我觉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这也是自己的本职。”施磊经常这样说道。
产业造血,探索社区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要想脱贫,发展产业才是根本。施磊在调研了社区产业发展情况之后,结合自身产业实际和自己所学专业,首先想到了结合金丝峡5A级景区的区域优势,发展林旅融合产业,可在入户走访时,群众都认为林产品收益周期长,大家伙儿“等不起”,更“不敢干”。后来,他一家家的入户上门宣传产品、宣讲政策。经过他耐心劝导和不懈努力,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终于得到群众一致通过。随后,他以联建共建为契机,盘活用好村集体资源、及时和社区“两委”驻村单位商讨,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38万元、帮扶资金8.5万元,对辖区已坏路灯进行了维修,成功打造了“桃花岛农庄桃园”“小河口组百亩红仁核桃园嫁接产业园”。通过当地的群众通过务工和入股分工的形式,带动28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据了解,2021年底,施磊还积极与县林业局沟通,引进资金157万元,组织实施太吉河社区范围内封山育林、生态效益补偿、护林员管理等帮扶项目。
带头示范,主动请缨战“疫”一线“践初心”
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考验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2021年底,全省疫情防控形势突然严峻,施磊不畏困难,挺身而出,带头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他始终坚持和社区干部、28名网格员逐户开展“敲门行动”,对外来人员和在外返乡务工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对社区常住人口做好信息登记建立台账外,还为社区群众讲解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叮嘱其发现外来或在外返乡人员第一时间报备,提高社区群众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在社区设立疫情防控卡口时,他主动请缨,投身到疫防控卡点进行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好测温登记、查验两码工作流程,积极宣传防疫政策,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同时,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筹集了一批消毒液、一次性手套、方便面、牛奶等2000余元抗疫物资,第一时间捐助到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充实了疫情防控物资,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力保障,用实际行动在防疫一线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如今半年已过,在这一个个厚重的数据背后,是太吉河驻村第一书记施磊履职尽责服务社区发展的恒心,是改革创新增强社区活力的用心,是用脚丈量民情、用耳倾听民意、用行动解决社区民忧的恒心。他在驻村日记中写到:“驻村第一书记要有责任和担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依靠太吉河社区民风淳朴的人文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社区产业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带动社区群众致富增收,探索走出一条美丽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是我驻村以来不变的信念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