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行动开展以来,针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段,商南县公安局坚持反诈宣传走在前和变在前,线上线下相结合、警营内外齐发力、见缝插针多形式、通俗易懂好接受、走心入脑常警醒,用心用情守护好群众“钱袋子”,持续巩固反诈治理“两降两升”工作成果。
一是反诈田地“种”起来。机关8个支部238名民辅警每周深入城区565个反诈责任片区开展反诈宣传防范活动,累计在责任片区群众微信工作群中发布反诈信息3.81万条,接受处置群众电诈报警11起、劝阻受骗群众27人次、答复咨询513人次,用心用情种好反诈“责任田”。对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楼栋进行挂图警示,千方百计守好群众“钱袋子。”
二是反诈集市“摆”起来。“刷单没有结果,不如多吃水果;萝卜生菜油麦菜,莫被骗子当韭菜;眼泪可以为洋葱流、花椒流、辣椒流,但千万别被骗子流。”日前,商南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双泉大润发、德盛等超市推出一系列接地气的反诈宣传标语,利用超市人流集中的有利优势,将反诈元素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大家在购物的同时,沉浸在反诈宣传防范工作中,不知不觉学到反诈知识。
三是反诈课堂“讲”起来。“警察叔叔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办案,更没有‘安全账户’要你转账!”“反诈小先锋”们课堂上听,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邻居阿姨们讲。这暨是商南县公安局反诈民警进校园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更是广大中小学学生回家后的生活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公安民警共深入96所中小学校,召开反诈知识讲座121场次,签订反诈知识告之书2.35万份,营造了“全民反诈,家校同行”良好氛围。
四是反诈知识“测”起来。“满分100,大家跟我测一测!你能满分反诈吗?”商南县公安局的何警官刚刚完成网上反诈知识答题测试,就迫不及待地将答题二维码发至所包责任区群众微信工作群中,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答题活动。7月份以来,商南县公安局争取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支持,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线上测试活动。各镇办、各部门严格落实“两级书记抓反诈”工作责任制,召开动员会议78场次,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干职家属及在校师生参加反诈知识答题测试活动4.8万人次,主动关注“商南反诈”微信公众号,最大限度提升参与率。
五是无诈村社“创”起来。7月26日,城关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金福湾社区开展无诈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召开了由社区干部、网格员(红袖章)、物业人员和群众代表等40余人参加的反诈宣传及防范工作会议。通报了金福湾小区、东畈小区和秀水建材小区今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破情况;解读了刷单返利等十大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作案手段、易受骗人群和防范知识。全面落实社区干部包片、组长包楼、片长包单元(网格、户)、民警进网格反诈创建责任制和措施,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
六是反诈宣讲“巡”起来。金福湾社区、东畈小区、秀水建材小区……城关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社区进行反诈知识培训和入户宣讲,生动的典型案例,贴近实际的法律普及,受到辖区群众普遍好评。“我在菜场门口、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环城北路、文化路、朝阳路、火车站、汽车站等地经常看到反诈宣传车,经常听到‘不听、不信、不转账’等宣传音频。”为提醒城区广大群体防诈,白天城关派出所民警进村入社开展培训宣传活动,夜晚出动宣传车边拉车门防范,边发反诈宣传卡片。金丝峡派出所民警深入景区,向景区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商铺业主、农家乐经营者开展防诈反诈宣传,起到深入一片、宣传一片的效果。
七是反诈微宣“搞”起来。反诈中心聘请全县6名知名网红为反诈宣传大使,在城区6块街面电子大屏中动态更新反诈宣传内容,进一步提升反诈宣传影响力。依托平安商南微信公众号、商南反诈微信公众号、商南公安抖音号、全体民辅警微信朋友圈和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打造了反诈小信息、大力说防范、受骗者说等系列反诈宣传品牌,让反诈宣传融入群众生活。
八是反诈督查“严”起来。副县长、公安局长蒋国年主持召开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分析工作情况,推进反诈断卡治理工作,发公安提示函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