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谷满仓,夏种播希望。商南县全力推进三夏工作,多方位、多举措确保全县2025年粮油稳产保供。
抗旱保粮,筑牢生产根基。3月份以来,高温少雨,旱情威胁,积极争取173.43 万元上级抗旱救灾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各镇办用于新建抗旱机井、购置灌溉设备及补种物资。同时,印发《粮油作物抗旱减灾技术指南》,组建2支巡回指导组与10个包镇技术服务组,深入田间指导科学灌溉、合理追肥,推广耐旱品种与保墒技术,实现 “以秋补夏”,为全县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奖补激励,激发种植热情。大力实施粮油蔬菜扩产保供奖补项目,利用750万元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对小麦、玉米、大豆、油料、茶园套大豆等规模种植主体实施每亩150-300元奖补。政策红利有效撬动种植积极性,今年夏粮种植面积达 6.59 万亩,预计夏粮总产1.37万吨;夏油料种植面积2.45万亩,预计总产0.24万吨;春、夏播玉米面积将达6.7万亩、花生2.75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15万亩、茶园套大豆2万亩,为全年粮油增产、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技术赋能,创新种植模式。印发《商南县春夏播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根据商南县气候类型合理推荐主推品种和示范品种,全县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良种覆盖率分别达100%、98%、90%、95%以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与应用补贴工作力度,提高全县农机农艺融合水平,大力推广小麦、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打造农业技术集成化种植示范基地5个,实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1.6万亩,积极探索粮食高产优质新路径。
精准防控,守护粮安底线。全县设立病虫草情系统监测点12个,发布病虫草预警信息7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2025年,全县小麦统防统治3.25万亩次,绿色防控2.34万亩,综合防效92.9%,危害损失率在4%以下;经科学评估,2025年商南县小麦植保贡献率为18.46%,挽回损失2393.54吨,最大限度保障夏粮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