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商南县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 引  号: zfb-02_D/2018-022800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电子政务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标      题: 商南县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成文日期: 公开目录: 县级 发布日期: 2018年02月25日
发文字号: 公文时效: 有效
[字号: ]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商南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由商南县电子政务中心编制,经商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审定而成。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部分。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商南县人民政府网(www.shangnan.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商南县电子政务中心(地址:商南县政府办一楼,邮编:726300,联系电话:0914-6329351,传真:0914-6322253,电子邮箱:sndzzwzx@126.com)。

一、概述

2017年,商南县按照《条例》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严格依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对全县政府政务信息进行了及时、规范、高效地公开。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商南县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解细化方案》(商南政办发〔2017〕120号),将重点公开信息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镇办、各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基础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督促各镇办、各部门按时、按需、按标准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各镇办、各部门均落实了1名科级领导负责审签,1名股室负责人负责协调督促,1至2名业务骨干专职负责本单位公开信息上报工作,做到人员固定,职责明确,工作有力,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推进。

(二)完善工作制度。再次修订完善了《商南县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商南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商南县人民政府信息保密制度》等规章制度,各类信息公开严格按照“一审二核三发布”的要求,从严审查,涉密信息绝不上网、不公开,信息发布做到准确、权威。

(三)强化技术培训。一是对新参与政府门户网站管理的23名干部进行了网站后台管理集中培训;二是按照“随时需要,随时培训”的要求,对网站信息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技术疑难问题,随时开展单独培训、网络远程培训等7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网站信息上传、维护等工作水平。

(四)丰富公开载体。一是将政府各部门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网站坚决进行关停,将所有部门信息向政府门户网站集中,丰富政务公开内容;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开信息;三是利用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及时公开信息;四是利用“商南发布”政务微博公开信息。

(五)严格监督检查。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按照《商南县门户网站内容保障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督促各单位按规定时限完成信息公开工作,采取“周通报,月排名,季考评,年终考核”的形式,全面加强信息公开工作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2017年,我县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主动公开信息范围,按要求发布或更新信息,未出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全县通过商南县人民政府网站共发布信息46992条,其中概况类信息1507条、政务动态类信息42630条、信息公开2855条、新浪微博“商南发布”3410条,各类电视宣传800余条、宣传栏500余条、广播1300余条、报刊1700余条、宣传单5000余份及14806户贫困户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7年度商南县共收到依申请公开信息3条,均按时予以回复。按照申请要求均不予公开。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度商南县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度商南县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维护人员信息上传不及时,时效性信息未能第一时间上传;二是各单位信息公开内容不够丰富,除按规定公开的信息外,未将群众关心的民心问题最大限度的公开;三线上线下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制定政务信息上传考核办法。将所有网站管理维护人员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定期、不定期巡查等形式确保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多渠道、多形式了解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民生服务和网上办事需求,积极扩宽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公开形式。

3.加快网站平台改进。加快网上办事栏目上线,加强线上线下群众之间的沟通,收集整理群众反馈意见,积极提升网站为群众服务能力。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