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江西省林业局、抚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康养国家创新联盟、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抚州市林业局、资溪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在抚州市资溪县开幕。商南县入选“守护绿水青山 发展生态产业”典型案例。

会上,公布了《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典型案例名单(见下文)。
一、生态旅游典型案例
内蒙古阿尔山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百泉谷森林康养旅游有限公司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人民政府
安徽省马仁奇峰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淇县人民政府
甘肃省天祝三河源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二、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河北省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涞水县、曲阳县)
山西省河曲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人民政府
福建省武夷山市林业局
江西省南丰县林业局
山东省临沂市林业局
河南省新县林业和茶产业局
三、森林康养典型案例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林业和草原局
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政府
江西省白竺乡人民政府
广东省乐昌市九峰镇人民政府
河南省固始县安山森林公园
湖北省郧西县人民政府
四川省玉屏山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省商南县人民政府
甘肃省兰州市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具体做法:
近年来,商南县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布局全域化、开发精品化、产品多元化、配套标准化、辐射最大化”发展思路,围绕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确定“四大名城”具体目标,推进设施建设、发展“六大产业”、实施“三个工程”,着力打造全国最佳康养示范区、秦岭康养慢城。商南县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康养旅游度假产业发展营造绿色健康发展环境。商南地处大秦岭腹地,地处中纬度偏南,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之丹江中游,气候温润、风景秀丽,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67.3%以上,负氧离子高,平均4016个/cm。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4%,PM2.5年平均浓度32ug/m,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近年来,商南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有国家5A级景区金丝峡,还有古道驿站阳城驿、浪遏飞舟丹江漂流、高山胜景文碧峰、城市“会客厅”鹿城公园、“国际慢村”后湾、“人间仙境”丹江画廊等诸多景点,已成为秦岭最佳旅游目的地。厚重的文化资源,为商南发展以文旅康养为主的健康业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享有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中国最美康养度假旅游名县、首批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和森林旅游示范县等荣誉20多项。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山水资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1年接待人数769.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84亿元,旅游产值占全县GDP的49.8%,森林康养产业已成为助推商南县旅游、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一、主要做法
(一)护好森林康养产业“绿色”基础。一是强化管理体系。在全县推行林长制,设立各级林长293余名,组建专职护林员队伍1435人,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形成了以“镇级林长+村级林长和村级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的“两长两员”森林资源管理架构。二是强化植绿增绿。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提升、绿色产业富民四大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林业总投资106819万元,营造林33.935万亩,森林抚育12.2万亩,乡村绿化126个村(社区)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5%,森林覆盖率达到67.1%,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三是强化森林监管。对已列入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红线区域的林地,一律禁止山地经济开发;扎实开展“绿剑”“护绿提质”等专项行动,组织多部门联合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对违法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拉条挂账、定期督办。
(二)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体系。一是依托山水开发“健康游”。依托金丝峡森林公园建设山地型疗养度假区,依托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药养型度假区,依托莲花湖水库建设养生型度假区,依托特色农家乐建设城郊型度假区,因地制宜地开展登山、漂流、山地自行车、攀岩、露营等森林康养旅游活动,森林康养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二是依托景区开发“研学游”。依托红色文化等公共资源和金丝峡森林公园、茶海公园的景区资源优势,结合环保、科技、人文、自然、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主题内容,建设森林康养研学基地,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的研学康养产品。三是依托乡村开发“体验游”。在后湾、红庙、王家楼、任家沟、柳树湾等重点景区、城乡接合部和美丽乡村周边,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开发民俗文化村、露天采摘园、生态农庄等乡村森林康养旅游体验项目,整体规划、科学布局了一批特色小站、小院、小镇,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主题公园、林果庄园、避暑农庄和乡村田园,吸引游客前往观光采摘、养生休闲、农事体验。
(三)完善森林康养产业基础设施。一是交通“行得畅”。实施旅游交通干道的畅通和重点旅游区道路改造升级工程,形成了以沪陕高速公路和312、345国道为主骨架、以一个客运火车站、两个客运汽车站、两个公路服务区和农村公路网络为基础的外通内畅旅游交通体系。二是景区“游得好”。构建县城--客运站--核心景区三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旅游服务中心9个,旅游集散中心1个,生态停车场19个,所有景区景点和服务机构均设置了全域全景图和全景导览图,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新(改)改建厕所100座且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三是服务“搞得好”。旅游大数据平台建成投入运营,实现了旅游公共服务集约共享、全域覆盖。为更好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在各大景区设置了旅游志愿服务点,一次次耐心引导,一次次细心解说,让“小红帽”成为商南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四)建立健全森林康养机制,加大产业建设力度 。即着眼长远、高位谋划,启动了康养慢城的规划编制,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重点任务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商南县成立了工作推进专班,建立实行联席会议制度、重点任务清单管理等制度,并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年终考核的措施保障“康养慢城”工作的推进。同时,商南县还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资源、科研服务共享机制,借智借力推动“康养慢城”建设,力争早见效早收益。为强化对“康养慢城”建设的支撑,该县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机制,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启动建设重点康养项目14个,总投资18.55亿元,年度投资9.32亿元,其中,任家沟多功能体育场项目建成投用,康沁苑生态旅游养老中心、朝阳大健康医养示范园、金丝峡旅游康养示范区等项目均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五)发展“六大产业”,完善森林康养产业功能。“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业体系,提升生态价值链,丰富产品供应链,延长康养产业链,唱响商南‘康养慢城’品牌。”——这是商南县打造“康养慢城”的目标。聚焦这一目标,去年以来,商南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国际慢城”等系列创建为抓手,着力发展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健康文旅、健康体育、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六大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增强该县“康养度假”等功能的承载能力。尽管启动的时间不长,但依托项目支撑,六大产业正稳步发展。其中,健康养老产业方面,今年6月动工建设的朝阳幸福苑医院片区医养配套居住项目,主要建设康复中心楼和养老中心楼,建成后,将新增养老床位200张,满足周边群众的养老需求;新增养老居住户型462套,可为老人提供短期康复居住、候鸟式养老居住等服务。健康医疗方面,投资2亿多元在建的商南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已完成门诊医技楼、住院楼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等;项目按照二等甲级妇幼保健院、200张床位的标准规划建设,将形成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儿童保健部的基本框架,实现医疗、保健与康养的深度融合。健康文旅方面,实施的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覆盖富水镇6个行政村,面积7.69平方公里,现有茶园2万亩。今年配套建设茶文化体验园、禅茶露营小镇、茶艺观光园、茶博馆等园区景观,还规划建设康养宾馆、特色民宿、养生茶膳等康养设施,正在形成一个集生态观光、生产加工、旅游康养于一体的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
(六)实施“三个提升”,提高森林康养服务水平。在森林康养发展中,商南县着力实施特色民宿、特色产品、特色餐饮三大提升工程,力求在特色上取得突破,把“特色”做成品牌。实施酒店民宿提升工程。今年在提升暮光山院、古城驿站精品民宿、阳城驿竹里馆特色民宿的基础上,启动了金丝峡御峰园、桃花岛、龙凤湾三个经济型民宿,卧龙谷、三级电站两个精品民宿建设,并加快推动丹水驿精品民宿尽快投入运营。实施特色产品提升工程。依托丰富的农林特产等资源,推出具有鲜明商南符号的特色“伴手礼”,目前已完成鹿城珍品大礼包包装设计和套餐搭配。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两品一标”建设,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实施特色餐饮提升工程。成立了“商南县餐饮协会”,联系城区重点餐饮企业,初步推出了茶叶宴、康养十三花、商南金丝十三花、甪里家宴等特色菜系,特色餐饮品牌“商南味道”菜系已初步打造完成。将举办特色美食大赛,开展“名店”“名菜”“名厨”评选活动,推出“名优特”商南菜榜,扩大商南菜的知名度。
二、取得成效
一是丰富森林康养商品。发展三星级以上酒店2家,全县建成中高端民宿2户,形成以金丝峡、后湾、赵川等为中心的民宿集群,建试马北茶小镇、太子坪森林小镇等一批主题鲜明的特色小镇和多个探险旅游体验类产品,建成建设峡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区1个,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建成国家森林乡村3个,开发数项山地体育扩展项目,备受游客喜爱。二是强化宣传营销。对全县森林康养等旅游产业进行整体策划营销,提炼了“旅游十大品牌”,整合电视、报刊、车体等广告平台进行集中投放,积极与知名网站和专业公司合作,举办秦岭生态旅游节、兰花节、红叶节、阳城驿森林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全面叫响“秦岭封面、灵秀商南”品牌,打造更具魅力的“西安后花园、清肺度假地”。三是增强带贫成效。创新全域联动、产业联接、景区联带、入股联营“四联”旅游扶贫模式。与229家涉游服务企业签订供货协议,为2100余户贫困户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依托景区景点等就地解决群众就业1.3万余人,户均增收4000元。
三、经验模式
商南县依托建立健全森林康养机制,有力推进“康养慢城”建设,力争到2025年,形成“产业地位突出、产业链条完善、产品供给多样、服务供给丰富、发展环境优良”的森林康养产业格局,成为集“养生、旅游、度假、休闲、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模式示范高地。
四、未来展望
商南县将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路径,进一步提高森林康养产业的引擎支撑力、品牌影响力和惠民带动力,加快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化健康休闲旅游地,为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贡献商南力量。一是推进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化建设。全面整合森林旅游资源,构建多功能的森林旅游接待体系,着力推动“森林康养+文化旅游+医疗+农业+健康+教育”等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商南森林康养产业覆盖面。二是推进森林康养产品精品化建设。充分利用“全国旅游示范县”“最佳养生宜居旅游目的地”“深呼吸小城”等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健康养生等为主的生态旅游,加快培育一批森林康养拳头产品,推动森林旅游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打造全省知名的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带动商南县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三是推进康养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不断提升森林康养产业承载能力,加强观光游休闲体验服务、自助游智慧旅游服务、休闲游疗养医疗服务配套等建设,让商南成为秦岭森林康养旅游的前沿。同时,加快莲花湖康养度假区、太子坪农庄康养综合体、富水茶海文化产业园、金丝峡康养民宿街区、北茶小镇等项目建设步伐,为森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四是推进森林康养产业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森林康养行业主体责任,构建多部门联合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开展日常性执法监督,规范旅游主体经营行为,营造优质的森林康养旅游市场环境。以森林康养引领商南县旅游、医疗、服务、农业、林业、体育等多业振兴,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受益。